美国为了支持南越抵抗北越的进攻趣炒股,多次派遣美军特种部队和军事顾问前往南越。尤其在中苏介入北越战争后,美国逐步加大了自己的军事投入,甚至派遣常规军队驻扎在南越,直接与北越展开激烈的战争。长期以来,对外援助已成为美国遏制战略的核心工具之一,而到了艾森豪威尔总统时期,东南亚成为了美国遏制政策的重点区域。
从东南亚的国家情况来看,这些国家普遍面临着经济落后、政治不稳定以及极端主义盛行等多重挑战,这也为美国通过经济援助提升自身在该地区的影响力提供了便利。事实上,美国在这段时期加强对东南亚的经济援助,为之后直接参与印度支那国家的军事事务提供了坚实基础。
在美国对东南亚的援助中,南越无疑是最大的受益者,这也从侧面反映了美国在支持南越方面所付出的巨大代价。有数据指出,当时的南越已经成为美国援助名单中排名第五的国家,南越所接受的经济援助几乎占其国内生产总值(GNP)的25%,国内的经济增长几乎完全依赖这些外援。二战后,尤其是在印支战争爆发后,美国与日本逐渐交换了援助任务,逐步由日本接手对南越的经济援助。
展开剩余77%在越南战争期间,南越不仅收到了大量来自美国的经济援助,美元开始成为南方居民广泛使用和储存的货币。与此同时,1975年越南统一后,社会主义模式开始推行,而此前的经济改革和本币改革几乎无一成功。由于越南居民对本国货币——越南盾的信任不足,许多人更倾向于使用美元或黄金作为存储和交易的媒介。
在越南,许多商品的定价和交易不仅使用美元,甚至像摩托车、电视机、冰箱等耐用品的价格也以黄金和美元为标准。美元逐渐承担了越南大部分商品的计价职能,国内对美元的需求激增。这一变化也推动了越南社会的经济美元化趋势。由于越南盾不可自由兑换,且能进行外汇交易的金融机构较少,许多人选择通过地下经济渠道来进行外汇交易。这一时期是越南美元化的初步积累阶段,尽管没有精确的数据统计,但历史资料表明这一阶段是美元在越南流通和储存的初期。
随着越南统一后的政局逐步稳定,到了1986年,越南将重心转向经济改革,实施大规模的对外开放政策。1989年至2000年间,越南的美元化程度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特别是在经济革新五年内,美元化水平迅速攀升至41.2%,随后几年保持在20%到30%之间,这一时期可视为越南美元化的加速期。
越南经济的不稳定性是美元化程度上升的主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在经济增速较低、恶性通货膨胀和本币贬值的背景下,越南的美元化现象愈加严重。1990年和1991年,越南的GDP增速低于5%,但美元化程度却从30%增至40%以上。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前后,越南的GDP依然保持低增长,而美元化程度则继续上升,从约20%增加到30%。此外,1990年和1991年,越南经历了高达67%和68%的通货膨胀率,这与同期美元化的高水平直接相关,经济不稳定期的恶性通胀显然推动了美元化进程。
外商直接投资的涌入也极大地推动了越南的美元化进程。从1986年起,越南逐步放开国内经济,对外开放的力度加大,特别是1987年出台的外商投资法,极大地促进了外国资本的涌入。越南凭借其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庞大的人口基数,一度成为国际资本热衷投资的目标。外资的涌入,使得越南的外资企业越来越多,美元作为国际主要货币的使用逐渐广泛。1990年至1991年,越南吸引外资的速度超过100%,外资流入不仅加剧了越南的外债水平,也推动了国内经济的美元化。
随着外汇政策的改革和商业银行对外币存款的放宽,越南的美元化进程进一步加速。1993年,越南允许商业银行以外币存款提供贷款,美元贷款利率与越南盾利率之间的差异更加显著。1995年,越南政府对海外越南公民的汇款进行监管改革,允许他们将存放在海外的资金汇回国内。这样一来,越来越多的海外越南人通过银行系统向越南汇入美元,进一步促进了美元化的高水平。
越南的美元化起步较早,且始终处于不发达的金融环境中。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美元化水平逐渐攀升,而这一过程中,越南的金融体系也逐步得到了发展。2001年,越南的美元化程度仍高达31.7%,直到2010年,这一水平下降至15.5%。与经济改革前相比,这一阶段的美元化程度有所回落。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标准,外币存款占广义货币供应量的比例超过16.4%被视为中度美元化国家。从2011年起,越南的美元化水平逐渐低于这一标准,并在2015年降至10%以下。然而趣炒股,近年来,美元化程度又呈现回升趋势,在8%至10%的区间内波动,这一变化受到了越南政府去美元化政策和外部环境影响的共同作用。
越南是印支三国中唯一明确提出要去美元化的国家,这一目标成为其美元化水平逐渐下降的原因之一。越南政府实施了多项去美元化措施,如2009年规定企业不得以外币标价商品,否则将受到罚款处罚。2011年,政府出台政策要求国有企业出售手中存储的外币存款;同时,为了增强越南盾的吸引力,政府采取了正利差政策,逐步压低美元化的水平。
然而,越南的美元化水平在2015年后依然持续存在,尤其是边境地区的地摊银行仍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美元的流通。这些地摊银行愿意承担更高的汇率风险,且越南的外汇管制条例较为严格且执行效率低下,这导致了很多企业更倾向于通过地下金融渠道进行外币存取和货币兑换。此外,越南近年的信贷危机和经济增长放缓也使得越南国家银行放宽了短期美元贷款的条件,进一步助长了美元化的趋势。
发布于:天津市谷锦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