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22年泽巨配资,对于美国来说,宏观层面上可谓是迎来了四大利好。
第一个利好是俄乌战争的爆发。
从2022年初俄乌战争爆发至今,美国对乌克兰的援助可谓大手笔。截止目前,美国已向乌克兰提供约480亿美元的援助,其中包括229亿美元的军事援助和127亿美元的武器装备。相比于美国历史上其他大规模战争的代价,这一次可谓“轻松赚”。比如,伊拉克战争耗费了美国7630亿美元的军费,导致5000多名美军阵亡,4.7万人受伤;阿富汗战争耗资2.3万亿美元,导致2400多名美军死亡,2万多人受伤。而这次俄乌战争,美国不仅没有一名士兵丧命(雇佣军除外),还通过远程操控将俄罗斯推入了经济困境,同时收获了一个坚定的反俄盟友,乌克兰。随着乌克兰不断动员全民参战,民众的死伤已在持续增加,根据乌方的报告,俄罗斯军队的阵亡人数已经超过10万,尽管这一数据可能存在夸大成分,但毫无疑问,俄军在乌克兰的战斗损失已经是相当惨重。美国通过极少的投入,就完成了几十年来无法实现的战略目标,令政客们在夜晚也能笑醒。
展开剩余87%第二个利好是美欧关系的显著升温。
俄乌战争不仅加剧了美国与俄罗斯的对立,也极大地巩固了美国与欧盟的关系。美国成功将欧盟牢牢地绑在了自己的战车上,实现了政治与经济利益的双重捆绑。从2008年的俄格战争到2014年的克里米亚危机,再到今年的俄乌战争,美国不断强调俄罗斯对欧洲的威胁,并在欧盟内部播下了“俄罗斯是威胁”的种子,令欧洲民众对俄罗斯产生了强烈的恐惧。今年前10个月,欧盟与中国的贸易总额为7165亿美元,与美国的贸易则为7176亿美元,意味着中国被美国超越,重新回到全球贸易的第二位。新冠疫情这三年,西方阵营并非如外界所猜测般分裂,而是进一步加强了合作。一个显著的例子就是波兰在俄乌战争的刺激下,加速了军备扩张,不仅向韩国采购了大量的K-2主战坦克,还向美国购买了F-35战机、阿帕奇直升机以及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波兰明确表示,未来十年内将成为欧盟内部军事最强的国家。这一趋势是否意味着,波兰可能成为下一个挑战俄罗斯的主力?
第三个利好是美国国内政局的稳定。
2022年12月,美国中期选举结果尘埃落定,尽管在高通胀和低支持率的双重压力下,民主党依然在参议院保持多数席位,虽然在众议院略微失利。这一选举结果被视为美国总统自1988年以来表现最为强势的中期选举之一。两院格局的稳定为美国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固的政治环境,至少在接下来的两年内,美国政府能够专注于推动内外政策的实施。对于美国军力而言,这一政治稳定带来了巨大的保障。2023财年,美国国防预算达到了创纪录的8580亿美元,超出了拜登最初的要求。包括海军舰船的建设、陆军新型坦克与火炮的研发等,全部得到了充足的资金支持。此外,针对军火商的采购订单也非常庞大,包括大量火箭炮、导弹和炮弹等。显然,这不仅仅是为了提升国防,而是为了应对可能爆发的大规模战争或地区性冲突。而日本也受美国影响,在2022年底批准了创纪录的510亿美元国防预算,并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将国防开支提高一倍,跻身全球第三大军费支出国。
第四个利好是全球能源价格的回落泽巨配资。
尽管俄乌战争初期,国际油价一度突破每桶120美元,创下200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但经过欧佩克等国家的调控,油价在年末已回落至每桶80美元以下。天然气的价格也经历了类似的波动,3月7日时,天然气价格一度飙升至84.76美元/百万英热,但到12月时已经降至28.185美元/百万英热。油价和天然气价格的回落无疑解除了西方国家在能源供应上的后顾之忧。此外,由于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了原油和天然气禁运,俄罗斯的能源收入大幅下滑。今年俄罗斯的天然气出口量下降了25%,尽管原油出口略有上升,但由于油价大跌,其收入反而减少了。
最后,国际竞争对手的内部分裂也开始发挥作用。
美国不仅通过军事、经济手段在全球建立影响力,还通过对地区竞争对手的内部分裂和颠覆活动获得了相当的成果。包括伊朗和蒙古在内的多个国家发生了骚乱和大规模示威,伊朗更是声称已抓获一批“假记者”间谍。美国的这种分化策略似乎得到了预期的效果。
这一切利好几乎没有任何直接的付出。美国政府并没有为这些胜利做出多大的努力,纯粹是坐享其成。然而,面对新冠疫情,原本大家普遍认为美国会因为巨大的疫情冲击陷入困境,但现实却出乎意料。美国在疫情后的表现堪称“躺赢”。
为何美国反而在疫情后“越来越好”?
虽然新冠疫情带来了全球范围的严重影响,美国经历了数百万感染与上百万人死亡,但这似乎并未对美国的经济与社会结构造成实质性影响。回顾2020-2021年,互联网曾充斥着对美国疫情应对的批评,许多专家指出,美国政府面对疫情的“躺平”态度堪称失败。然而,事实证明,疫情并未对美国造成决定性的打击。美国的经济结构早已发生变化,传统制造业早已被转移到中国、东南亚等地区,而美国本土更多依赖金融、军工和高科技产业。这使得美国即便在疫情期间,工厂停产,许多行业停摆,也依旧能依赖进口、资本运作等方式维持经济运转。美国商人早已通过在海外投资建立产业链赚取巨额利润,疫情的冲击对他们来说似乎只是一个短暂的打扰。
相比之下,中国则依然依赖着制造业和传统产业,疫情对其造成了更为严重的经济冲击。工厂关停、物流停滞,给民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生活困境。对于中国来说,疫情暴露了过度依赖传统产业的脆弱性,面对全球化的供应链问题,任何国家都无法“孤立”自己,尤其是在没有足够国际资源的情况下。
美国的资本家在这一过程中,反而从全球供应链中受益,他们通过不断印发美元,吸引全球流通,而美元的霸权地位令美国能够轻松应对国内经济问题。
美国“滥发美元”的背后
美国通过美联储的量化宽松政策,大规模印发美元,成为了全球经济的“主机”。虽然这带来了通胀压力,但美国通过美元的全球使用,成功将通胀风险转嫁到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美联储在全球资本流动中的控制力,使得美国即使面对内外部危机,依然能保持经济的相对稳定。至2022年,美国的货币供应量增长至21.6万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这也使得全球很多国家不得不接受美元作为交易货币,尽管其自身可能因美元贬值而面临更大的通货膨胀压力。
美国利用全球贸易的美元结算体系,把危机和风险转嫁给世界其他国家,而国内却能维持相对的稳定。如此一来,任何国家面对国际贸易、能源、货币等方面的压力,都不得不以美元为“代价”。
总而言之,美国如今的繁荣并非单纯依靠自身,而是得益于全球资本、美元霸权以及强大的军事与金融体系支撑。美国的资本大财团早已深深嵌入全球经济体系,而美国政客在这一过程中,充当的只是他们的忠实执行者。这种模式能持续多久,仍然是一个未解的谜,但眼下,美国的“躺
发布于:天津市谷锦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